辣椒细菌性病害是影响我国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,而且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、分布广泛,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,常给辣椒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,甚至造成毁灭性的灾难。
一、辣椒细菌性病害常用杀菌剂种类:
1、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(接触性杀菌剂)种类:代森锰锌、百菌清、硫和铜制剂(如波尔多液、氢氧化铜、碱式硫酸铜、氧化亚铜等)。
2、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种类:多菌灵、甲基硫菌灵、甲霜灵、三唑酮、烯唑醇、苯咪甲环唑、丙环唑、嘧菌酯、醚菌酯、霜脲氰、嘧霉胺等。
3、广谱性杀菌剂种类:百菌清、代森锰锌、甲基硫菌灵(在植物体内转变为多菌灵,对斑点、粉锈、毛霉有效,对霜疫类病害无效)、丙森锌。
二、辣椒细菌性病害种类以及预防和治疗办法
1、霜疫类病害(霜霉病、晚疫病、白锈病、疫霉根腐类病害等)
生物预防:寡雄腐霉/木霉菌/地衣芽孢杆菌/小檗碱+褐藻酸钠
化学预防:代森锰锌/百菌清+多抗霉素/武夷菌素+腐植酸/红糖
初期配方:甲霜锰锌/双炔酰菌胺/烯酰锰锌/霜脲锰锌/霜霉威盐酸盐/+乙蒜素+多抗霉素/武夷菌素+腐植酸/红糖
中期配方:氟菌霜霉威(银发利)/吡唑嘧菌酯/噁酮霜脲腈/丙酰胺霜霉威+氯溴异氰尿酸+多抗霉素/武夷菌素+腐植酸/红糖
2、毛霉类病害(灰霉病、叶霉病、菌核病等)
生物预防:木霉菌/小檗碱/儿茶素+褐藻酸钠
化学预防:代森锰锌/百菌清+多抗霉素/武夷菌素+腐植酸/红糖
初期配方:异菌脲/嘧霉胺/腐霉利+苯咪甲环唑+乙蒜素/氯溴异氰尿酸+多抗霉素/武夷菌素+腐植酸/红糖
中期配方:烟酰胺/嘧菌环胺+苯咪甲环唑+乙蒜素/氯溴异氰尿酸+多抗霉素/武夷菌素+腐植酸/红糖
叶霉病配方:苯咪甲环唑+多抗霉素+乙蒜素+腐植酸/红糖
煤霉病配方:异菌脲+苯咪甲环唑+乙蒜素
3、点斑类病害(褐斑病、炭疽病、黑星病、叶斑病、早疫病等)
预防配方:多抗霉素/武夷菌素+褐藻酸钠
治疗配方:唑类药+乙蒜素+多抗霉素/武夷菌素+腐植酸/红糖
疤斑病预防配方:代森锰锌/多菌灵/甲托/百菌清+褐藻酸钠
疤斑病治疗配方:三唑类(苯咪甲环唑、丙环唑、氟硅唑、戊唑醇)/咪唑类(咪鲜胺、氟菌唑)/甲氧基丙烯酸酯类(醚菌酯、吡唑醚菌酯)/二甲酰亚胺类(异菌脲)+春雷霉素+乙蒜素+腐植酸/红糖
4、细菌性病害(细菌性软腐、青枯、斑点病等)
(细菌性病害特征:薄、透、亮、散、点、脓)
预防配方:中生菌素+褐藻酸钠+Ca肥
治疗配方:噻菌铜/硫酸链霉素/新植霉素/可杀得/?叶枯唑+氯溴异氰尿酸/乙蒜素+腐植酸/红糖+Ca肥
5、病毒病(黄化、蕨叶、条斑等)
预防配方:低聚糖素/宁南霉素+腐植酸/白糖+锌铜硅钼营养
初期配方:盐酸吗啉胍/吗胍乙酸铜/辛菌胺醋酸盐+氯溴异氰尿酸+腐植酸/白糖+锌铜硅钼营养